十度各三行

十度各三行
﹝出成唯識論﹞ 度者, 超度也。 謂此十度各有三種殊勝行門, 菩薩修行此法, 則能自利利他, 度諸眾生; 離生死此岸, 越煩惱中流, 到涅槃彼岸, 同證無上菩提。 (梵語涅槃, 華言滅度。 梵語菩提, 華言道。 ) 〔一、 施度三行〕, 此施度有三種: 一、 財施, 謂以己所有財物, 施與他人, 令其安樂; 二、 法施, 謂以佛法, 為諸眾生演說, 令其開悟; 三、 無畏施, 謂於諸眾生, 無殺害心, 令其無所怖懼, 是為施度三行。 〔二、 尸度三行〕, 尸, 梵語具云尸羅, 華言清涼, 又翻為戒。 此戒度有三種: 一、 攝律儀戒, 謂持佛戒律, 具眾威儀; 二、 攝善法戒, 謂身口意所作善法, 皆悉攝持; 三、 饒益有情戒, 謂以慈悲喜捨之心, 與眾生樂, 拔眾生苦, 平等利益, 是為尸度三行。 〔三、 忍度三行〕, 此忍度有三種: 一、 耐怨害忍, 謂若遇怨憎毒害, 安然忍耐, 無返報心; 二、 安受苦忍, 謂若遇水火刀杖眾苦所逼, 恬然忍受; 三、 諦察法忍, 謂諦審諸法, 體性虛幻, 而本無生滅, 安然忍可, 是為忍度三行。 〔四、 進度三行〕, 此進度有三種: 一、 被甲精進, 謂起大誓願心, 修諸勝行; 二、 攝善精進, 謂修方便行, 進趣無上菩提; 三、 利樂精進, 謂勤化眾生, 咸修於道, 是為進度三行。 〔五、 禪度三行〕, 禪, 梵語具云禪那, 華言靜慮。 此禪度有三種: 一、 安住靜慮, 謂亂想不起, 深入禪定; 二、 引發靜慮, 謂智慧現前, 生諸功德; 三、 辦事靜慮, 謂功行圓成, 利益眾生, 是為禪度三行。 〔六、 慧度三行〕, 此慧度有三種: 一、 生空無分別慧, 謂平等照了俗諦之法, 無生滅相; 二、 法空無分別慧, 謂平等照了真諦之法, 悟性本空; 三、 俱空無分別慧, 謂全照中道, 超前二空, 悉皆平等, 是為慧度三行。 (俗諦者, 謂建立一切法也; 真諦者, 謂泯絕一切法也。 ) 〔七、 方便度三行〕, 此方便度有三種: 一、 進趣果向方便, 謂修諸功德, 迴向佛果; 二、 巧會有無方便, 謂能善巧融會真俗二諦之理; 三、 不捨不受方便, 謂拔濟眾生, 了達能所皆空, 而不捨離, 是為方便度三行。 〔八、 願度三行〕, 此願度有三種: 一、 求菩提願, 謂自求佛果; 二、 利樂他願, 謂救度一切眾生; 三、 外化願, 謂外化有情, 亦起自利利他之願, 是為願度三行。 〔九、 力度三行〕, 力即力用。 謂此力度有三種: 一、 思擇力, 謂思惟揀擇一切善法, 而得其力; 二、 修習力, 謂修行數習殊勝妙行, 證得其力; 三、 變化力, 謂神通力用, 化度眾生, 是為力度三行。 〔十、 智度三行〕, 此智度有三種: 一、 無相智, 謂觀達一切諸法性本自空; 二、 受用法樂智, 謂修行證得一切種智, 恒自受用, 得大自在; 三、 成熟有情智, 謂教化饒益一切眾生, 成就道果, 是為智度三行。 (一切種智, 謂知一切道, 知一切種, 即佛智也。 )

Dictionary of Buddhist terms. 2013.

Игры ⚽ Поможем написать курсовую

Share the article and excerpts

Direct link
Do a right-click on the link above
and select “Copy Link”